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青海湖湿地生态调查采样工作

为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5月30日至6月8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托青海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了2023年度青海湖枯水期湿地生态调查研究,通过现场采样、收集数据,调查青海湖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现状,系统掌握青海湖湿地生态动态变化,积极研究应对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青海湖水位上升背景下新生的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此次湿地生态调查依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展开,调查区域主要包括青海湖流域主湖区、重要子湖、入湖河流、湖滨带及环湖湿地59个采样点,分别对各个采样点水质、浮游动植物、着生藻类和底栖动物及部分采样点的鱼类展开全面系统调查。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调查研究工作,为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在应对青海湖水位上升导致新生湿地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于2019年与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为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提供科研支撑。

此次青海湖湿地生态调查采样工作的开展,旨在进一步掌握青海湖湿地水质动态变化状况,实时更新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共享平台数据,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持续监测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提供有利支撑,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青海湖新生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效解决路径。同时,开展此次调查工作,也是我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推动我省从生态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确保青海湖国家公园成功创建的具体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