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开展夏候鸟、普氏原羚繁育期专项调查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6月24日至28日,如期开展夏候鸟、普氏原羚繁育期专项调查,守护着万千生灵,完成了监测巡护任务,调查区域内野生动物整体情况尚好,未发现异常情况。

通过对鸟岛、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的监测,共监测到水鸟38种,数量57900余只,其中斑头雁、棕头鸥、渔鸥、普通鸬鹚、凤头䴙䴘五大繁殖夏候鸟达39000余只,占监测总数的67.4%;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75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䴙䴘452只、大天鹅8只、角䴙䴘5只、灰鹤1只;13个普氏原羚栖息区域调查到普氏原羚种群数量较2023年同期稳定增长,青海湖的“珍禽异兽”全部进入繁育高峰。
通过本次专项调查,准确掌握了夏候鸟、普氏原羚在繁育期的种群数量、动态及分布情况,可及时发现种群存在的问题和威胁,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有效保护。
下一步,青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持续坚持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监测形成的“四固定,三统一”(固定监测频率、监测人员、监测对象、监测样点样线样地,统一监测统计方法、监测数据汇交、监测报告汇编)的监测规范,通过长期不断的监测与科学保护,有效提升野生动物保护的效果,促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提供安全保障和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