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站交流深化青海湖生态系统保护研究 --中国工程院、青海理工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专家来青海湖湿地生

7月18日,中国工程院朱教君院士、青海理工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任教师、生态学杂志编审一行4人来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考察调研。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青春、管理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孙建青、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兼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陈克龙陪同调研。

刘青春副局长分别从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生态环境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科学研究和保护区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孙建青副处长围绕生态站设立、功能定位、作用发挥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清华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陈克龙站长就生态站概况、仪器设备、示范项目、课题研究、专利成果、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后,调研人员分别赴生态站、江西沟观测样地实地考察了站点内成果展示、仪器运行和生态系统呼吸观测等情况。朱教君院士指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独特的,青海湖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尤为重要,生态观测系统应实现全自动、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实现生态观测数据实时化、长期化监测体系的搭建”。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聚焦湿地生态系统发展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以原位观测、研究、示范、共享为功能定位,主要开展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健康评估和高寒湿地资源数据监测研究,通过多年的观测和试验研究,积累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基础研究资料,建立了较完整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及量化体系,形成了“一站七点”的监测布局。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交流,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实现资源监测科研化、科研成果科普化,有效提升青海湖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促进青海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